分享好友 行业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

建筑行业的利好政策,个税0.6%,增值税奖励返还可达到80%

2021-11-10 15:353300

建筑行业的利好政策,个税0.6%,增值税奖励返还可达到80%

随处可见的建筑施工,使得中国的基建行业达到了一个顶峰,但随着房地产的没落,建筑行业板块也不胜当年了,虽说这个行业看起来利润都是比较可观的,但真正的压力或许只有老板知道,高额的税负压力可以说是让很多老板头疼!

首先对建筑行业来说成本是比较难获得的,例如材料费,居间费等等,基本上没有发票,这将直接导致企业按照25% 的企业所得税缴纳,以及9%的增值税虽然听着可能不是很高,但也存在一定的税负压力,而对于那些缺少进项的建筑行业来说将会全额缴纳,注:因为有进项,利润会缺少很多

合理运用园区税收优惠政策来为企业减轻税负:

第一步:税收优惠园区注册个人独资企业享受核定征收政策

在税收优惠园区注册一家或多家与建筑相关的个人独资企业,通过个人独资企业来承接主体公司的业务,将利润留在个人独资企业,而个人独资企业是可以享受核定征收的,核定个税0.6%,疫情期间增值税1%,附加税0.06%,个人独资企业是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以及股东分红的个税,每家个独年开票额控制在500万内即可,可开专票

第二步:增值税财政奖励政策

在税收优惠园区成立有限公司:享受当地财政的增值税奖励返还政策,企业正常纳税,奖励地方留存部分的30%-80%,增值税地方留存50%,园区注册有限公司是不用实体办公的,但是有实际地址,由园区提供,不是虚拟地址

最后:居间费,咨询费,服务费等,则可以运用自然人代开政策,自然人代开也能享受核定征收,核定个税0.7%,综合税率1.76%,每人每年可代开5000万,自然人代开对品目,地域是没有限制的,均可代开,出票快,效率高

欲了解更多税收洼地优优惠政策可随时咨询笔者或关注《总部节税网》~


反对 0
举报 0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政策发力叠加供给优化 建筑建材行业估值修复可期
智通财经APP获悉,东兴证券发布研报称,作为内需的主要驱动力,基建和房地产回归的作用不可忽视。从2022年四季度到2025年持续低迷的行业环境和不断趋严的行业政策是以前没有过的,是一次持续时间够长的行业供给端优

0评论2025-04-25144

国泰海通:建材行业基本面确定性优势凸显 盈利修复最快在25Q1或可逐步兑现
智通财经APP获悉,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,维持建材行业“增持”评级。外部环境变化下,对建材行业边际变化预期有二:1.建材行业以内需为主导,以内需对冲外部环境的期权有望定价;2.油价为代表的大宗品价格出现调整,油

0评论2025-04-11184

房地产与建材行业观察:土拍升温提振信心,政策加码驱动需求
近期,房地产及建材行业迎来多重政策利好与市场回暖信号。房地产方面,多地出台新一轮楼市优化政策,核心城市土拍市场热度攀升,房企拿地信心显著增强;建材领域则受益于财政支出加码与消费提振政策,水泥及消费建材

0评论2025-04-03196

建筑建材行业观察:专项债创新高叠加货币工具优化,政策组合拳夯实估值修复基础
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“稳住楼市”置于宏观政策核心地位,明确提出财政、货币和防风险政策的联动发力目标。作为房地产产业链上游的建筑建材行业,经历长期需求收缩后,在政策端量变到质变的催化下,行业底部修复动能

0评论2025-03-21158

五部门:对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及数据中心强制绿证消费
澎湃新闻获悉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商务部和国家数据局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《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。国家发改委网站3月18日公布全文。以构

0评论2025-03-21165

建筑材料行业观察:消费建材迎政策利好;水泥行业加速低碳转型
2025年全国两会临近,政策端“稳中求进、以稳促进”的基调为建材行业带来结构性机遇。财政政策更加积极,货币政策适度宽松,叠加提振消费、扩大有效投资等方向,消费建材需求预期增强。与此同时,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

0评论2025-03-14193

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:盖“好房子”要强化绿色建材应用标准、政策
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“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,完善标准规范,推动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‘好房子’”,这也是“好房子”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绿色是“好房子”的标准之一,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

0评论2025-03-14178

陕西:“链式反应”引发产业“裂变”
强龙头、育新质、优生态,陕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——“链式反应”引发产业“裂变”在陕西,“链式反应”带来的变化正悄然发生——在传统制造业,“智造”新动能催生出一项项技术革新,“老树”开出“新花”;在

0评论2025-03-072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