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房地产及建材行业迎来多重政策利好与市场回暖信号。房地产方面,多地出台新一轮楼市优化政策,核心城市土拍市场热度攀升,房企拿地信心显著增强;建材领域则受益于财政支出加码与消费提振政策,水泥及消费建材需求预期持续改善,行业供需格局进一步优化。
一、核心城市土拍热度攀升,楼市政策持续优化
政策组合拳激发市场活力
2025年以来,多地陆续推出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、首付比例降低、公积金使用范围扩大等新政。部分城市试点设置购房“冷静期”,缓解资金安全焦虑,进一步释放购房需求。政策叠加效应下,一季度核心城市新房及二手房成交数据明显回升,40个重点城市前两月新房销售面积及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.3%和7.1%,市场止跌回稳趋势确立。
土拍市场频现“地王”,民企参与度提升
3月,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拍热度高涨。杭州在十天内两度刷新单价“地王”纪录,建发以楼面价8.8万元/平方米竞得西湖区地块,溢价率高达115%;上海静安区大宁地块由民企大华以9.27万元/平方米楼面价摘得,溢价率32.31%。武汉、成都等二线城市土拍亦现升温,外地民企四川邦泰以34.29%溢价竞得青山区临江地块。房企战略聚焦核心城市,叠加地方政府“小步快走”供地策略,推动土地市场供需两旺。
库存压力缓解,房企资金面改善
地方政府加速落实商品房收储政策,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缩短。房企融资环境边际改善,开发投资及到位资金降幅收窄,2025年前两月房企到位资金同比降幅较2024年收窄13.4个百分点。市场预期转向乐观,70城超七成从业人员看涨未来半年房价,楼市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自发回暖过渡。
二、财政与消费政策双驱动,建材需求预期改善
财政加码提振水泥需求
财政部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“加力提效”,专项债发行提速带动基建及房地产施工进度加快。叠加春节后施工旺季开启,水泥需求迎来季节性回升。行业自律加强,错峰生产力度不减,头部企业通过收并购延伸产业链,供需关系持续优化。预计未来数月水泥价格将随需求回暖逐步修复,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改善。
消费政策扩容激活建材需求
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提出住房消费支持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举措,老旧小区改造、二手房翻新等需求为消费建材提供增量空间。行业恶性竞争趋缓,部分企业通过小幅提价传递成本压力,2025年消费建材销售及利润率预计环比回升。此外,“双碳”目标加速行业绿色转型,低效产能出清推动竞争格局优化,具备技术及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。